在粽葉飄香的時節,一方面要適應日漸燠熱的天氣,一方面也要忙著幫第21 期《中華傳播學刊》編務進行收尾工作,最後還要努力寫篇編者的話,好向讀者們報告本期的主題及各篇論文的特色。
本期專題為「變遷中的新聞專業:平台與內容、生產與消費」。綜觀精選的五篇專題論文,其研究都圍繞在「新聞專業」相關的議題上,包括新聞採訪的敘事觀點、新聞記者的溝通策略、新聞的消費行為、媒體的專業角色,以及報業的專業變遷等。研究的關懷面向不僅多樣且多元,除了可以讓讀者透過閱讀而理解「新聞專業」理念的演變與創新,更可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去嘗試建構新聞專業的新意涵,並進而激盪出更多的研究議題來。
臧國仁、蔡琰之〈新聞訪問之敘事觀──理論芻議〉從新聞採訪的「敘事觀點」(narrative perspective)出發,期能在傳統的「資訊觀點」外另闢蹊徑,以提供與前不同卻也互補之訪問定義與理論切點。
王哲偉、李秀珠之〈人際衝突脈絡下新聞記者的情緒管理與溝通策略〉,則援引情感事件理論檢視新聞記者在職場中所面臨的人際衝突、情緒反應與溝通策略。本篇研究亦證實了情感事件理論在新聞實務研究上,有其解釋力。
張郁敏之〈因人而異的新聞消費行為:整合新聞媒介與新聞品牌的新思維〉,旨在提出一個整合新聞媒介與新聞品牌的新聞消費行為分類方式,用以瞭解不同新聞閱聽眾的新聞消費行為。
鄭宇君、陳百齡之〈溝通不確定性:探索社交媒體在災難事件中的角色〉,以2009 年莫拉克風災為例,探索公眾如何運用不同的災難媒體溝通不確定性。研究同時發現社交媒體已成為新型態的流言傳散與查證平台。
曹立新之〈世界變了,何以立報──新聞史中的「成舍我方案」之研究〉,探討世新大學創辦人成舍我秉持的辦報理想。這篇研究不僅是舊有報業價值的重新審視,更藉由映照當代新聞專業與成舍我時代的不同,彰顯了新聞專業的變遷。
最後本期還有一篇唐大崙之〈關機!拿本書,走向大自然吧:評介《淺薄:網路正在影響我們的大腦》〉書評。作者強調,這是一本結合媒介生態學、心理學、神經生物學與哲學等領域的鉅作,希望能透過書評方式,引起傳播學者的注意,並引發跨領域的討論,以增進瞭解數位媒介對大眾的影響。
《中華傳播學刊》自創刊以來,迄今邁進第十一年,更連續七年入選為TSSCI 之期刊,很感謝學術同儕的肯定及愛護,讓本刊投稿率續有成長,更讓台灣傳播學術園地日益茁壯,所有作者、讀者、編委,與評委都是功臣。
主編陳炳宏/執行編輯王孝勇 敬上
2012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