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4 No. 45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黃順星
Shun-Shing Huang

約莫在解嚴前後,民間開始出現「還我母語」、「原住民正名」等訴求,但直到世紀之交,政府當局才陸續設置相關部會與開播專屬少數族群的公共媒體。歷來傳播學界對少數族群的文化與傳播政策已有不少討論,但作為閱聽人的少數族群如何接受與使用傳播媒介,甚至論述如何以媒介對少數族群進行同化、教化的研究,向來少見。本期由劉現成所撰寫的:〈殖民視覺暴力與文化清洗見證:日治初期臺灣原住民電影活動的初體驗〉,正是一篇運用報紙與臺灣總督府檔案等材料,還原、理解臺灣原住民族如何體驗電影這項現代性產物的論文。

作者在論文中強調,儘管分析素材盡屬官方文書,充斥征服者將原住民他者化的視角,但日本殖民者利用電影,「邀請」原住民觀賞軍事鎮壓紀錄片,不但炫耀殖民者的統治優勢,也以視覺奇觀震攝原住民,成為殖民者後勤認知動員的重要手段。電影不只是漢人記憶中的大正浪漫與跳舞時代,而是清洗原住民文化的工具,更是摧毀民族自信與認同的視覺暴力。

但隨著傳播科技的創新,媒介不只是統治者單向施展暴力的工具,相反地,也成為見證統治暴力的媒介。十年前臺灣因反對「服貿協議」所發生的佔領立法院太陽花運動,年輕的參與者利用便捷的行動通訊科技,將323佔領行政院行動中警方過度執法的暴力畫面不斷傳遞,繼而激發數十萬人湧上街頭的330反服貿遊行,迫使當局讓步。行動通訊、社群媒體在太陽花運動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已累積許多研究成果;但在運動中所瀰漫「今日香港 明日臺灣」的口號,更是情感動員的有力召喚,卻鮮少研究者深入細究何以至此。

將港臺兩地並相類比的方法,存在不少爭議,但口號何以有效?這問題可能無法單從當下兩地面對共同的政治壓力、經濟危機與分配不平等中得到答案,而必須回溯港臺兩地民間在長期互動下,所衍生相近的情感結構中尋求解答。例如:1960年代以來臺灣觀眾就相當熟悉香港邵氏、嘉禾的黃梅調、武俠、武打片;1980年代三台壟斷時期掀起的港劇與出租錄影帶熱潮;1990年代港臺兩地流行音樂界的頻繁合作與流動;2000年後《壹週刊》、《蘋果日報》的狗仔文化,給臺灣傳統新聞界所帶來的衝擊。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可能就是這些日常生活與流行文化間的相互滲透,創造出港臺兩地同情共感的基礎。

本期專題:「香港與臺灣:社會發展與傳播互動」,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也是本刊編輯委員的李立峯教授擔任專題主編。本次專題收錄:研究論文、論壇紀實以及玉山學者李金銓對李怡《失敗者回憶錄》一書的長篇回應,內容與形式多樣。專題的規劃源起與各篇論文的題旨簡介,請讀者參考李立峯所撰寫的專題引言,有完整詳細的說明。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