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20 No. 37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唐士哲
Shih-che Tang

編者的話

網絡社會學者柯斯特(Manuel Castells)指出,所有的制度化系統既反映了權力關係,也反映了歷史過程中,無止境的衝突與協商對於權力關係的牽制。2019年香港爆發了反修例運動(反送中運動)。作為2014年佔中的延續,這場以「反威權」為訴求的運動連延數月,且捲動香港公民社會的參與更甚以往。前所未有的“Be Water”策略使得社運的場景不僅在街頭、連儂牆或地鐵,也發生在各種傳統與社群媒體的報導、訛傳、動員、串連與對峙。

對於這件近期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會/媒體事件,本刊希望留下紀錄。2019年底,編委會邀請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撰寫特稿,回顧運動的歷程以及反思媒體扮演的角色。李立?長期關注香港的社會運動以及港人的認同意識轉變,反修例期間並曾經數次與研究團隊進行流水式街頭民調。對於本刊的邀請,他慷慨答應,且沒多久便完成〈後真相時代的社會運動、媒體,和資訊政治: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經驗〉。論文主軸探究反修例運動歷程中香港媒體報導的資訊政治。他以政治平行、規範解控,以及公共資訊傳播私密化三個框架,剖析香港媒體的政治立場對於報導的影響,以及社群媒體裡謠言的傳播如何透過建制精英與公眾人物影響主流媒體的內容。李立?提醒分析資訊政治時,不能忽略權力的問題:在判斷謠言與否的同時,更要思考傳播者和謠言所指向的目標之間的權力關係。在後真相時代,重建公共傳播的規範與追求真相的文化刻不容緩。

數位時代裡,傳播的產業生態產生巨幅的變遷,然而衝擊更大的,卻是在此新、舊媒介交替下的媒體勞動者。本期規劃「線上勞動,勞動線上」專題,並邀請在文化政策與媒體勞動議題鑽研頗深的劉昌德教授擔任客座主編。透過徵稿、審查通過了四篇論文刊登。關於此專題的介紹,請參閱劉昌德的專題導言〈批判理論是媒體勞工擺脫剝削的工具箱〉。

本期收錄三篇一般論文:

傅文成檢視蔡政府新南向政策的風險溝通策略。運用語料庫進行詞頻分析,他交叉檢視了政府、傳統媒體,以及社群媒體產出的資訊,如何呈現不同的風險框架樣貌,以及彼此之間是否會產生議題設定的現象。傅文成發現風險傳播過程中,傳統媒體與社群媒體之間並沒有產生相互的議題設定,且相較於政府部門與社群媒體,傳統媒體仍舊是消息被引用最重要的平台。

胡元輝的論文聚焦在公共服務媒體轉型過程涉及的組織變革。因應數位時代的挑戰,公共廣電組織(PSB)轉型為公共服務媒體(PSM)已刻不容緩,但轉型不僅反映在新的技術、內容或者對公眾的想像,還在於既有組織結構的調整。胡元輝比較日、美三個公共媒體的組織變革歷程。他發現日本的NHK雖然對於公共媒體轉型有所認知,但威權式組織文化下,變革步調遲緩,新媒體服務仍置於輔助廣電服務的位階,且法律框架的限制與商業媒體的抵制也構成轉型的障礙。相較而言,美國的兩家公共媒體則在組織轉型的推動上較為積極,數位媒體專責部門與傳統廣電內容生產部門平起平坐。該文對於臺灣當前公視的轉型該如何邁開大步,提供重要的啟示。

臧國仁、蔡琰透過爬梳方法論,重構老人/人老傳播研究方案。挑戰「老即衰敗」的認知,二位作者強調「老」是必經的生命歷程,因此研究「人老」議題,應從自我、人際與社會等面向講述「老化」的生命經驗。透過三個方法論上的反思,論文反映過往研究的困境,並寄望未來一個立基於人本思維的老人學研究。二位近期榮退的傳播學界神雕俠侶耕耘此主題多時,本文正是他們退而不休的最佳例證。

本屆編委會負責的四期編務,在本期劃下句點,感謝編委會成員為審稿把關與編務上的協力。兩年間學刊做了一些調整,包括收回原先外包給出版社的校編作業,校編過程與品質因此有更高的自主性(感謝倚帆、鴻嘉、郁凌、明家、咨翔的辛勞)。另外,與《新聞學研究》統一了編輯體例,除了便於投稿者投稿,新版體例也獲《傳播研究與實踐》、《廣播與電視》採用。本刊近期來稿數激增,且稿件來源、屬性也趨多元──十字路口更顯忙碌!兩年期間編委會動員了167位(192人次)學者幫忙稿件的審查,專長範圍涵蓋傳播、政治、社會、社會心理、教育、語言學、資管、法律、通識等學科,謹此向各位審查老師的辛勞致敬。

主編 唐士哲/執編 張春炎

20206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