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作為徵兆化現代性想像的文類,向來被統攝在時效性與真實性原則下──過期與失真是新聞業的宿敵!但近年來隨著電腦、網際網路與社群媒體共構的「瀰漫」特性,情況顯然有所改變。這兩項原則即便不被棄守,對它們的認知顯然更形複雜。
本期規劃的「新聞之『新』」專題,便收錄了四篇饒富探索意含的論文。它們分別探討動畫對於新聞寫實主義價值的再協商、網路流量對於新聞場域專業意識的衝擊、網路新聞呈現的敘事新特性,以及網路新聞的品牌化與使用者的人格特性是否一致等議題。
江靜之的〈是真,還是假?從閱聽人角度看動畫新聞真實性〉剖析《動新聞》的閱聽人對於動畫新聞真實價值的評估。透過四十位閱聽人的訪談,江靜之發現:閱聽人對於動畫新聞的真實期待著重其實務與功能性,他們在意的不是動畫新聞是否混淆真假,而是使用動畫媒材報導之新聞其重點、意義以及可及的新聞功能為何。「情境因素」對於界定新聞真實價值成為關鍵。
郭文平的〈當新聞遇見社群媒介:瀰漫媒介場域中的新聞實踐研究〉分析社群媒介的「瀰漫」特性對於當代新聞實踐產生的影響。郭文平訪談30位新聞網站的工作者,發現多數新聞組織運用媒介場域的瀰漫特質傳布新聞,僅為增加新聞能見度。媒體組織獨尊流量、點閱率或按讚數等「量化評價」,使得新聞實踐高度傾向累積消費者資本,以換取象徵資本與經濟資本。瀰漫媒介場域中的新聞生產實踐,淪為資訊能見度的競爭。
陳雅惠的論文〈懶人包超文本敘事設計分析—順序與結構元素的討論〉則聚焦在新興網路新聞的超文本敘事特性。該文探索非線性或多重文本之下,網路新聞的敘事呈現如何異於傳統新聞。結果發現:網路新聞敘事的情節組織呈現層級性的資訊管理、空間並列等特質。
李貞怡、李秀珠的〈從自我一致性理論檢視五大人格、網路新聞媒體品牌個性、媒體使用之間的關係〉探索網路新聞媒體的品牌個性、消費者個性、以及媒體使用之間的關聯性是否一致。作者探究不同人格特質的學生其新聞媒體的選擇偏好,是否與這些媒體的品牌透露的「個性」產生一致性。該文罕見地呈現台灣當前主流的新聞媒體網站在讀者心目中的品牌個性。
一般論文部份,傅文成的〈兩岸服貿協議民眾的媒體信任、 政治信任、風險感知與行為意圖分析〉檢視在服貿協議此一攸關社會風險的議題上,台灣民眾的政治信任與媒體新聞關注程度,是否影響民眾對具有風險公共政策的感知、接受度以及購物或抵制的行為意圖。結果顯示民眾對於媒體的信任程度,的確能夠正面預測對於該項議題的風險感知。
本期的「傳播新視窗」有紀慧君的〈從語料分析探究有機食物之媒體再現:三十年之意義與轉變〉。該文透過回溯新聞報導的再現變遷,探討有機食物在當代建構的社會意義。透過語料分析,紀慧君發現:有機食物媒體再現的主要行為者,由「他」(農民、農會、政府)轉變為「我」、「我們」。行為者的轉變,象徵著有機食物新聞再現的意義,從農地技術轉向日常生活的健康、生活風格。
從本期開始,學刊編務由新的編輯團隊接手,新任執行編輯為暨南國際大學的張春炎,編輯委員則包括(依筆劃順序):王毓莉(中國文化大學)、王維菁(臺灣師範大學)、林日璇(政治大學)、張錦華(臺灣大學)、陶振超(交通大學)、楊意菁(世新大學)、蕭蘋(中山大學),感謝諸位教授的投入與辛勞。
在前任編輯團隊的戮力耕耘下,本學刊續獲科技部人社中心2018年期刊評比評定為人文社會類核心期刊第一級,殊為不易!本期「新聞之『新』」也象徵《中華傳播學刊》之新。由設計師羅桂美幫學刊設計的新封面,含納了擴散與網絡化節點兩種象徵新、舊傳播組態的意象。同時,終止了與華藝數位長時間的合作,學刊的編務迎來新的挑戰,今後的編輯、校對工作將自力更生。雖然加重負擔,但期許在更嚴謹的作業下,論文的最終呈現能夠更臻完善。
主編 唐士哲
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