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1 No. 19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張錦華
Chin-hwa Chang
編者的話
蟬鳴陣陣,又到夏荷綻放之時,也是《中華傳播學刊》第19 期出刊之時。本學刊在去年連續第六年通過國科會審查,列為TSSCI 期刊,要特別感謝作者、評審、編輯會委員、及編輯團隊共同耕耘與盡心付出,方能維持學刊之高品質水準。
本期延續一向之特色,除一般論文外,也推出精彩專題,這一期的主題是「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學術與人生,團隊與領導」,也是去年(2010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的主題。本刊很榮幸的邀請到翁秀琪教授(現任國科會社會學門召集人),擔任專題客座主編;翁教授另行撰寫「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學術與人生,團隊與領導」〈專題主編的話〉介紹本次專題的論文要旨,敬請讀者參閱。
在一般論文方面,本期共刊出四篇優秀論文,其一是張玉佩之〈線上遊戲之閱聽人愉悅經驗探索〉,分析線上閱聽人之四種媒體愉悅的類型,包括控制性愉悅、社交性愉悅、敘事性愉悅與展演性愉悅。前兩者最為常見,亦是玩家津津樂道之面向;敘事性愉悅則與文本呈現之美感與故事結構相關,展演性愉悅則與日常生活經驗相繫。而此四種愉悅感多以複合方式出現,亦強化閱聽人之愉悅感動。作者主張,各類媒體平台可能涵蓋相異之互動模式,而導致不同樣態的閱聽人愉悅經驗。本文乃植基於線上遊戲等實證資訊而梳理之閱聽人愉悅類別,但也可作為了解閱聽人與他類媒體互動生成之愉悅感的研究基石。
吳姿嫻之〈論「新媒介科技迷」〉亦關心傳播科技與迷群議題。本文以新媒介之過度使用者為切入點,了解閱聽人著迷於新科技形式之因;有別於網路成癮之研究,本文嘗試從具能動性的「迷」切入,賦予迷群研究新義。作者以「媒介文本」與「迷」為討論核心,並申述新媒介具「形式即內容」之特性。新媒介科技形式讓迷群融入變異多端的空間,迷群可自由創作而沉浸其中、體驗遊戲感並從中實踐更多「迷」的可能。
陳憶寧之〈當科學家與記者相遇:探討兩種專業對於科學新聞的看法差異〉,則以調查與深度訪談法了解記者、科學家對「科學新聞」的認識。發現科學家認為科學新聞太聳動、標題易使人誤解、過度戲劇化、以及過度簡化;記者則比科學家認同新聞之正面功能。研究亦發現,對記者來說,「正確性」未必是新聞價值之最核心考量;但以科學家言之,「正確性」乃是科學資訊呈現之首要條件。因記者與科學家對正確性之看待觀點相異,亦可能基於各自職業角色的認知差距。研究最後建議,記者報導時需儘量準確傳達研究的主要發現;同時在檢選消息來源時,應了解誰較恰當並可信任,能以親近讀者的角度詮釋發現,俾兼顧正確與新聞可讀性。
蔡珮之〈客家電視台與台北都會客家閱聽人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初探〉,則關切族群認同之議題。研究發現,客家電視台在客家閱聽人之「族群自我身分認同」上具關鍵之作用;如中生代與傳統世代的閱聽人多肯定客家電視台的文化或歷史節目,對身分認同之影響。另外,客家電視台亦具凝聚或提升歸屬感的功效;而其播映之正面客家人形象,也有助建構正面客家族群態度。
本編輯團隊至本期出刊後即任期屆滿,再次感謝各期專題主編、作者、評審、編委、顧問、以及所有讀者的支持與愛護。下期(20 期)開始將由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陳炳宏教授接任學刊主編,相信本刊仍將一本「多元」、「思辨」與「對話」之宗旨,深耕傳播領域之知識與實踐。仲夏時分,祈願讀者享受美好夏日時光,也邀請讀者參與本期豐富的知識饗宴。
順頌
暑安
主編張錦華教授 
執行編輯賴玉釵助理教授 敬上
2011 年6 月
 
 
專題主編的話
民國98 年,國內最具規模的傳播學門學會,中華傳播學會,在其年會研討會中規劃了四場「國科會社會學門傳播學領域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了「玩物研究群」的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老人傳播研究群」的蔡琰、臧國仁,「傳播作為一種意義科學專題研究」的趙雅麗,「說服傳播專題研究」的張卿卿,「健康傳播專題研究」的徐美苓,「傳播產業專題研究」的陳炳宏,和「傳播政策研究」的羅世宏,針對其多年的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與對話。另外,還有林富美、夏春祥和謝奇任等三位老師,分享其專書撰述經驗。[1]
台灣的傳播學門,從民國60 年開始,在國科會即有兩件由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執行的研究案,之後,傳播學門的申請案一直附屬於社會學門之下,沒有自己專屬的學門代碼。一直要到民國85 年,傳播學門在國科會才有了獨立的學門代碼。如果計至民國60 年,傳播學門在國科會已經有長達四十年的研究紀錄,退而從民國85 年有獨立的學門代碼起算,也有十五年的歷史,先後共一百八十餘位學者接受國科會傳播學門的專題計畫補助,但是,除了單篇論文的發表或專書出版外,有關研究者長期耕耘的學術生涯和心路歷程,卻鮮少有專門的發表機會。
我在擔任國科會社會學門召集人任內,深覺傳播學門人才濟濟,專題計畫案從民國85 年的25 件,增加到民國98 年的59 件,研究主題更從人際傳播、大眾傳播、傳播法規與政策、廣告行銷與消費行為等傳統研究議題,擴及傳播與資訊科技、性別與傳播、文化研究、批判傳播研究等新興議題,如能辦理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分享,一來可促進學門內學者間的對話,更可加強外界對於傳播學門的瞭解,進而促成跨領域的對話。因此,在民國98 年積極促成前述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的「國科會社會學門傳播學領域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感謝當時負責年會研討會的中正大學羅世宏老師和學會秘書長政大廣電系陳儒修老師,在他們縝密而積極的規劃提案下,終於獲得國科會社科中心的經費補助,並順利舉辦。
《中華傳播學刊》主編張錦華教授於前述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主持一場並參與這些分享會後,認為這些長期研究的歷程和成果具有分享的意義和價值,邀請我擔任學刊「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學術與人生,團隊與領導」的專題主編,我隨即應允並與張錦華主編和執編賴玉釵老師積極進行專題相關作業。在邀稿的過程中,有人因工作忙碌一開始就婉拒寫稿,有團隊雖答應寫稿,但終究未及交稿。最後成果就是本期專題中的這三篇精彩的論文:趙雅麗的〈傳播有什麼意義?〉、蔡琰和臧國仁的〈老人傳播研究:十年回首話前塵〉,以及徐美苓的〈從跨界借光、衝撞到在地實踐摸索的健康傳播研究旅程〉。
趙雅麗在〈傳播有什麼意義?〉一文中,從對於自身研究歷程的回顧:從口述影像、跨符號研究、意義科學的探索,到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反思一位傳播學術工作者可能的自我定位與學術實踐。
蔡琰與臧國仁在〈老人傳播研究:十年回首話前塵〉一文中,娓娓述說他們如何帶領研究群從早期的「新聞美學」探索,到研究「情感」、「時間」、「故事」與新聞報導之關連,乃至於最後找到「老人傳播」這個核心研究議題的研究之旅,以及這個研究主題如何與研究群的生命經驗產生關連的故事。
徐美苓在〈從跨界借光、衝撞到在地實踐摸索的健康傳播研究旅程〉一文中,則在論文中分享其過去15 年來的兩大研究路徑,一為愛滋病與媒體(傳播),另一為健康宣導活動設計與效益評價。作者從研究過程中的困境,延伸討論健康傳播研究在台灣發展的侷限與契機。
台灣傳播領域的學術研究成果絕對無法僅透過這三篇論文完整呈現。但是,三篇論文的作者均以其優美的筆調和優異的說故事能力,介紹了他們如何透過參與國科會專題計畫,而在學術這條路上尋尋覓覓的心路歷程,充盈著啟發與感動。
專題主編 翁秀琪
2011 年5 月25 日於台北木柵
註釋
〔1〕 林富美是《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計畫的文化勞動》專書作者;夏春祥是《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的作者;謝奇任撰述的專書是《國際唱片工業研究:跨國唱片公司的全球化、本土化、數位化》。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