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5 No. 27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張玉佩
YuPei Chang

        首先,從年齡層最小的研究對象來看,台灣兒童究竟看多少電視?哪些因素影響這些稚齡幼兒的電視收視行為?專題論文第一篇,邱玉蟬、江東亮的〈誰家的孩子看電視時間比較長?家庭因素對十八個月大兒童看電視時間的影響〉一文,相當具有開創性地以18 個月大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探索家庭因素對於兒童電視收視時間的影響。文中指出,雖然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24 個月以下的幼兒應該避免看電視,但是台灣18 個月大的兒童平均每天看電視105 分鐘,而且僅有9.42% 的兒童符合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不看電視)。此外,研究亦指出,身教是影響稚齡幼兒看電視時間的重要原因,主要照顧者為父母親或祖父母者,兒童電視收視時間比上托兒所或外送保姆的時間長,而父母看電視時間與兒童看電視時間呈正相關。

        接續著兒童電視收視議題而來的第二篇專題論文,是王嵩音探討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的〈父母介入子女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本文處理父母對於青少兒網路使用普遍的社會性集體焦慮,個人資料的流出、網路霸凌、網路交友等問題,均是家長與教育單位的憂心之處,由於父母介入子女網路使用行為可積極避免網路負面效果,兩者之間的相關性特別值得關注。該文研究指出,子女年齡越小、網路安全認知越弱、對於網路負面效應越有認知,父母就會越積極採取介入的態度。父母介入的方式,以限制上網時間長短的「限制型介入」為主,

        相對於前兩篇針對幼兒電視收視與青少年網路使用,第三篇劉慧雯撰寫的專題論文〈從媒體素養到新素養:試論教學策略與認識論的轉變〉,以熟悉數位工具、與科技共同成長的「數位在地人」為焦點,討論新世代的媒體素養核心內容的轉變。對於數位在地人而言,幾乎已經不需要數位工具的專業教育,滑手機、透過社群媒體與朋友交流、使用google 地圖找尋位置等能力是自然而然、與生俱來的,因此對於數位科技的理解能力不再是媒體素養的關鍵。劉慧雯提出,新素養的核心應該在於「公眾參與」與「想像表達」,是使用者如何在自身社會脈絡下發現俱有意義的公眾議題,並借由各類媒體工作的近用而達到資料搜集、檢視判斷、概念表達等任務工作。她稱呼此模式為「任務導向式的(新)素養教育」。

        第四篇專題論文,徐美苓〈影響新聞可信度與新聞素養效能因素之探討〉一文,則是探討數位匯流時代下,閱聽人對於新聞可信度的評價與對於分辨新聞內容與產經背景的自我評估。研究結果顯示,媒介新聞接觸多元性較低、持較高娛樂使用動機的閱聽人,認為新聞可信度較高;越能分辨新聞訊息內容與產製背景(也就是新聞素養效能較高)者,通常接觸新聞的觀點較多元,使用動機也偏向獲取新知,通常也同時會認為報紙新聞的可信度較高。徐美苓也指出,新聞可信度的增加,是因為閱聽人缺乏多元性新聞使用(只單一使用新聞來源,如電視),並削弱閱聽人新聞素養效能。

        除了四篇探討兒少媒體使用與媒介素養的專題論文以外,本期另有三篇一般論文,分別探討網路消費模式、青年參與企業網路公益活動以及網路主體。郭貞〈Web 2.0 時代台灣消費者購物模式的轉變:檢驗AISAS 網路消費模式〉一文,提出消費者透過網路搜集與分享資料行為,促使消費過程的互動與串連。張春炎、楊昊、李柏諭、戚栩僊〈網路時代企業參與公益活動的分析與反思:以微軟MSN 公益捐助計畫為例〉一文,透過青年參與企業網路公益活動,進而反思網路便利性以及其所可能造成的公共性缺乏。黃冠華〈一個矛盾的網路主體:能述、幻想、互卸〉一文,則是透過網路宣言「認真,你就輸了」,來討論分裂的網路主體之互卸性。

        本期總共收錄7 篇論文,含4 篇專題論文、3 篇一般論文。兒少的媒體使用、青年世代的媒體素養與公共參與、網路與數位匯流對於閱聽人的衝擊等,是7 篇論文所共同關注的傳播現象。面對傳播科技的瞬息萬變與社會變遷的互動關係,本刊希望可以拋磚引玉,引起更多的迴響與討論。


主編張玉佩

執行編輯林日璇

於豔陽高照的竹北    2015 年6 月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