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社會變遷的發展脈絡,台灣媒體的文本與類型,究竟產生那些改變?當低成本、具引爆話題又能因應主管機關自製率要求的談話性節目,成為因應市場開放及產業競爭下的慣習性製作時,原本被期待之媒體公共論域的本質將產生那些質變?而居處市場邏輯及網路平台串流的趨勢,閱聽人的媒體使用又發生那些變化?
本期專題中,唐士哲的〈從政治化媒介到媒介化政治:電視政論節目作為制度化的政治實踐〉,透過政黨、立法機構及行政機構媒體中介的互動分析,探討台灣政治實踐的媒介化趨勢,讓我們了解媒體公共論域的質變歷程。而江靜之的〈電視新聞訪談之知識形式: 一個分析架構〉,則透過新聞訪問之口語表現、訪談之影像、文字標題及多媒材應用及其節奏等特質,反思電視新聞訪談所架構之「知識形式」與內涵,文章短小精幹,卻具本質論的批判力道。
此外,面對強大的市場邏輯,閱聽人對於廣告的感知與情感又如何?張卿卿的〈從認知與情感雙歧檢視台灣民眾的廣告規避與趨近行為〉,企圖從雙歧態度的觀點,解析台灣閱聽眾的廣告態度,對於傳播的效果研究,本文開創另一視野。而當跨媒體、跨平台及穿梭於不同類型文本流覽已成媒體使用的常態時,林日璇的〈社交媒體 vs. 線上遊戲:台灣成人網路使用、媒介慣習與人際互動〉,則讓我們更清楚了解台灣成人之社交媒體與線上遊戲的使用,與其媒介慣習、人際互動間有那些關聯。對於閱聽人跨媒體平台使用情形與類型需求的探討,本文提出了有趣的模式檢驗。
本期的一般論文有四篇,其中劉正道的〈建構及評估關係期待或需求導向之公關策略對組織─群眾關係結果之影響〉,透過國營企業254位顧客的調查,發現「專業服務取向」、「個人服務取向」及「社區服務取向」等公關策略,的確會影響其公眾關係的經營。該文顯示:關係期待或需求導向之公關策略,對組織如何永續經營其群眾關係,十足重要。王淑美的〈馴化 IM:即時通訊中的揭露、協商與創造〉,透過資料分析與訪談觀察,探討 IM 科技在台灣社會中使用的脈絡,內容十分紮實。而姚惠忠的〈恐懼與生氣情緒在危機溝通中的角色〉,則以塑化劑事件為例,探討恐懼與生氣情緒在危機溝通中的成因與作用。對於危機溝通,本文提供了預防與解決的因應模式。而林世強的〈誰型塑台灣電影的調性?─從網絡分析著手〉,則有別於過往的研究,立基於網絡分析,討論演員與導演之網絡特性及其對電影產業產生的影響。該文對於社群脈絡如何影響產業發展,提供一個創新性思維,非常有趣。
蕭宏祺的書評,導讀了 2013 年由 Trebor Scholz 所編的 Digital Labor: The Internet as Playground and Factory 乙書,該書從結構面,探討網路科技對勞動市場影響,並討論面對此一新的勞動形式與勞動剝削,勞動者之能動性。蕭宏祺認為,本書是極少數從政治經濟學的觀點,從「享樂」的「勞動本質」出發,檢視勞動者的主體意識(subjectivity),居處後資本主義社會下難以自覺的新宰制關係。對於關心「數位勞動」架構之新的勞雇關係本質及其對勞動權益的影響,本書頗具反思,值得一讀原著。
主編林富美 於景美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