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編完,即正式交棒。感謝張錦華教授在休假當中,慨然答應接下主編這份義務職。過去兩年,許多朋友在此分享研究成果、進行對話,或者參加評審、提供意見,使學刊順利出刊。是他們,成就了本地傳播研究的榮景。
學刊創刊至今七年,已漸有自己的風格。所刊論文,除了符合學術的基本規格和水準之外,具有濃厚的本土色彩,其特色為緊密扣合台灣的特殊時空情境,針對本地的傳播現象和問題,深入分析,提出對策。本期論文基本上沿襲了這個傳統。
吳筱玫〈俗民分類與知識型:Tag 的資訊秩序〉一文,回答的問題是:網路的出現,是否改變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分類系統?最現成的例子是顛覆關鍵字邏輯、於Web 2.0 環境下風行的俗民標籤。正如吳文所強調,這不只是一個技術的問題,更涉及知識論的變遷。當代的傳播革命之所以稱為革命,正是因為它改變了思維的典範。
新科技出現,也可能改變現有社會活動的型態。一個例子是選舉。台灣的選舉結合各種傳播工具,產生了獨特的面貌。黃順星〈廣場到劇場:阿扁的媒介奇觀〉一文,透過時間軸的梳理,勾勒陳水扁的選舉造勢活動,如何從公共性質的廣場集會,轉變為類似劇場演出的過程,為傳播如何形塑當代政治的形貌,提出了細緻的分析。
劉慧雯〈新聞報導知識傳佈體系的構成:從 Schutz 的觀點看新聞報導中的視域融合〉一文,借用Schutz 的知識社會分佈模式,審視在各種文類匯流的當代社會,知識體系如何形成——藉由三向的、中介的視域融合模式。新聞報導儼然成為尋常生活世界中,形構知識的要角。
林照真〈沒新聞不是好消息:對台灣捷運免費報的批判性研究〉一文,觀察的是一個都會新現象:捷運免費報。它具體展現了商業利益和新聞價值之間的衝突,特別是突顯了此時此地新聞的困境。新聞如何在商業的壓力下,維持公器的定位,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黃惠萍〈審議式新聞報導、公民認知與審議初探〉一文,同樣關懷新聞在民主社會的角色。黃文考察審議式新聞報導,相較於衝突形式之報導,是否如其理論所宣稱,具有促成公共論壇之功能。審議式新聞此一概念素來討論甚多,但實際進行實驗、蒐集資料以研究其效果者,則屬少見。
邱玉蟬〈看誰在說話?醫療糾紛的新聞報導分析〉一文,則是以醫病溝通為個案,彰顯論述權力分布的樣貌。在某種意義上,邱文是從微觀的層次,探討傳播如何促進專業的民主關係。
總體而言,本期所刊論文,照現了台灣當下的情境與難題。傳播研究本當回應本土社會的呼喚。這是《中華傳播學刊》創立之初衷,也是其有別於國外期刊之定位。讓我們保持此一優良傳統,繼續向前行。
鍾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