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010 No. 17

編輯室報告

Editor's Note
/ 張錦華
Chin-hwa Chang

傳播學界的「大俠」──世新大學前傳播學院院長,也是世新創辦人成舍我先生之女──成露茜(大家都直接稱呼她Lucie)於今年一月底病逝於台北。這位「有學術、有膽識」、一馬當先挑戰主流思維,同時俯身奉獻弱勢發聲的社會學家,早期探索女性華人移民的血淚史而成為美國UCLA 的知名教授。回台後更深耕傳播教育、另類媒體、社會運動和新聞史研究,有著無比的開創性與多元性的貢獻,因此本刊特別在很緊湊的時聞壓力下,規畫出了紀念專題:紀念Lucie ──傳播教育、另類媒體、新聞史研究。

由於郭良文教授曾是Lucie 的學生與同事,也是Lucie 近年來的合作夥伴,於是邀請與Lucie 亦師亦友的郭良文教授擔任專題主編。本專題包括四篇文章,完整涵蓋Lucie 所深耕的四個領域:致力於媒體改革、媒介素養教育的管中祥教授,撰寫〈成露茜的傳播教育理念與實踐〉一文,讓大家瞭解Lucie 在世新大學推動的教育改革思維;除了教育貢獻之外,Lucie 也是多個另類報社的發行人與社長,除了接辦她父親成舍我先生創辦的《立報》外,她又親自創辦了以青少年次文化為主題的《破報》、服務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四方報》。其中,《破報》在民間知識團體、大學校園與社會運動界流傳廣泛,是全台灣另類媒體成功的典範,所以本專題也特別邀請了協助Lucie 創辦《破報》、實踐「有立必有破、有破才有立」此一批判解構理念的黃孫權總編輯,寫〈Lucie 與我的左派辦報經驗〉一文,進一步闡揚Lucie 的批判與實踐特質。
本專題的另一篇論文,是由郭良文教授所寫的〈蘭嶼的另類媒體與發聲: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文中援引Lucie 對另類媒體所做的定義來進行案例分析,呼應Lucie 所倡議的另類媒體之重要性與社會價值。最後,Lucie 晚期對於中國新聞史的研究不遺餘力,部分原因是希望了解她的父親、也就是老報人成舍我先生在中國近代史,特別是在新聞史上,他的定位是什麼?同時,Lucie 更以一位社會學家的眼光提出不同於傳統新聞史研究的視野。積極而富行動力的她帶領了多位年輕教授與博士生開問拓這個領域,並與國際上的中國史學界連結有成。本專題的第四篇文章〈記成露茜教授(1939-2010)的中國新聞史研究〉,就是由三位追隨Lucie 號召的年輕史學者:夏春祥、唐志宏、與李明哲所合寫的,透過這篇文章可以瞭解到Lucie 對於新聞史研究的開性的思維和願景,以及做為學術領導者的風範和魅力。希望這四篇文章不但彰顯了Lucie 一生精彩的理念和實踐思維,更生動的素描其人間典範的身影,以饗本刊讀者。
專題之後,本期依據評審結果,刊登了七篇研究論文,展現了傳播研究領域豐沛的能量和創意,以及所立基的人文關懷,大略可分為「媒體再現」、「媒體產製面面觀」與「反思傳播本質」三個主題,略作簡介如後。
楊意菁〈企業公民與媒體報導:一個公民社會的觀點〉,首度探討媒體報導如何呈現「企業公民」的內涵與意義。研究發現,報紙媒體越來越重視企業公民的新聞報導,但大型企業較關切「藝文教育」與「環保」等議題,中小型企業則偏重於「生產良好產品」經濟層面議題。作者期許的是,媒體具有議題建構的功能,若能主動報導有益社會與公眾的企業公民行為,不但能活絡公民社會的能動性,也有助於公民社會的良性發展。
盧沛樺、張玉佩之〈性別差異政治女性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認同糾葛〉切入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意識,她們以女性運動員為例,一方面分析主流媒體如何再現女性運動員,另一方面藉由訪談來詮釋女性運動員如何在「運動場域的男性氣概」的要求以及「主流媒體再現的性別印象」的矛盾之下,詮釋女性發展多元性別特質的可能。顯示本文已超越早期的刻板形象再現的分析,結合女性運動員的訪談,探討其認同及實踐,其實已具有撼動二元對立的傳統框架,混淆原本純淨、單一、簡潔的所謂性別特質,從而解構「單數化女性」、走向「複數化女性」的賦權可能。
除了以上兩篇以文本分析為主的論文,本期有四篇論文探討各類媒介產製面的議題。從「星光熱」歌唱比賽的評審現象、到新聞訪問者的傾聽、到新聞讀者的想像、到兩岸節目類型多元性等,既具有創意,又顯示了傳播學者反思當前媒介現象的在地關懷。
黃靖惠之〈不同媒體場域的評審:以歌唱競賽節目為例〉,以台灣近年最受歡迎的歌唱競賽節目為例,探索網路上對於節目評審的批評和電視節目單位的回應兩者如何競爭互動。研究者一方面基於Bourdieu 的文化社會學觀點,一方面也進一步提出不同場域如何競逐不同資本的理論解釋。研究發現網路場域的「評審」擁有中量文化資本,除了嘗試提昇此資本也追求更多社會與象徵資本;電視場域主要以文化資本回應,而追求更多經濟與象徵資本。
「訪問」是新聞產製工作的核心實踐。江靜之的〈我聞故我問:從對話分析取徑看廣電新聞訪問者傾聽〉 ,深入的探討此一看似平常但卻十分困難的記者與受訪者的互動議題。她採用傳播學界甚少使用的「對話分析」方式分析廣電新聞中的訪問案例,並建議訪問者可使用「襯托型反饋形式」的言談,如「嗯」,來執行多種功能,包括校準當下言談互動、「適時」展現聽見及讓出發言權、促使受訪者繼續發言等。作者認為了解此種「對話互動次序」可以幫助訪問者傾聽,也能推進訪問,
讓閱聽人及訪問雙方都能體驗到訪問旅程中豐富的互動,具有相當的實用價值。
蔡琰、臧國仁兩位資深學者再度聯手合作深入探索新聞產製過程中的美學層面,〈論新聞讀者之「想像」:初探記實報導可能引發的線索〉一文挑戰「新聞」與「想像」壁壘分明的觀點,分析新聞如何引發讀者想像新聞的內容。研究發現,新聞報導之形容詞、事件細節、感官或生命經驗敘述,比起有關人地事物、日期、數目等資訊報導,較能激起讀者想像。顯示記者報導雖強調紀實,但是,敘事的書寫卻更能成為讀者想像的線索。這是新聞研究首次引入想像觀點,十分具有創意。
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比較兩岸的媒體表現引起更多關注。黃聿清、莊春發之〈兩岸電視節目類型差異之分析:多樣化初探性研究〉一文中,運用次級資料分析,指出台灣節目類型在整體供應與收視面多樣化表現上,從2003 到2007 年均明顯高於中國大陸;但也指出,目前兩者多樣化差異正縮小。本文建議兩岸電視業者及主管機關,應建立評估節目內容品質之檢核機制,不應只仰賴收視率,方為追求「節目多樣化」的可行之策。
本期壓軸之作是趙雅麗的〈傳播成為一門「意義科學」的想像與準備:跨符號的觀點〉,深入的反思傳播學門做為一個學科應有的獨特內涵,她建議採取「意義科學」的觀點,可強化傳播學門的「可辨識性」,也可將傳播學門的定位從「傳遞意義」擴展為「設計意義」,從而擴大並深化傳播做為一個學門的內涵和價值,值得關心學門發展者一讀。
最後,本刊的編輯作業也有一項重要變革,我們自本期開始與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出版編輯工作,封面和版型再次重新設計調整;同時,在書目的核對校正以及編務細節上,也更加嚴謹,期許達到國際一流的期刊品質,並提升國際影響力。同時,也要特別感謝五南出版社大力協助從本刊創刊至十六期的出版與發行,讓本刊得以在公開的書市中分享傳播的學術研究成果。當然,編者也要再度向所有投稿的作者和匿名評審的辛勞付出致上最高敬意。尤其,本刊限於經費來源有
限,也延用國際期刊的慣例,所有評審均為榮譽的無給服務,但評審都能給予用心深切而且具體詳實的寶貴意見,讓作者們得以修改充實、精益求精,本刊實至為感激,相信大家無私奉獻的研究心血和寶貴意見,必能成為所有的作者和評審者互相學習、持續成長的學術沃土。
主編 張錦華
專題主編 郭良文
敬上
2010.06
Copyright © 2023 Taiwa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臺灣傳播學會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本網站獲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